AI PC 人工智慧 神兵利器
-
NVIDIA 攜手英國國民保健署醫院,在英國醫療院所部署人工智慧平台,英格蘭公費醫療機構將使用 NVIDIA 及人工智慧中心合作開發的開源框架 MONAI,為中風、失智症、心臟衰竭、癌症等病症導入臨床人工智慧應用
由 10 個英國國民保健署醫院 (NHS Trusts) 所組成的聯盟 (此為英國公費醫療照護系統),正在轄下的四間醫療院所部署基於 MONAI 的 AI 部署引擎 (AI Deployment Engine;AIDE) 平台,為每年服務 500 萬名病患的醫療專業人員提供人工智慧 (AI) 疾病檢測工具。 AIDE 預計明年將在 11 間英國國民保健署 (NHS) 轄下的醫療院所部署完成,提供臨床醫生強大的 AI 功能,以服務 1,800 萬名患者。AIDE 平台建立在 MONAI 這個由 NVIDIA 及人工智慧中心 (AI Centre) 共同開發的開源醫學影像 AI 框架的基礎上,使得 AI 應用程式可以與醫療院所的系統對接。 MONAI 與 AIDE 的結合讓醫學影像 AI 模型的驗證、部署與評估更加安全有效。NHS 將會把這些模型應用在診斷與治療癌症、中風、失智症以及其他疾病。AIDE 平台將會部署在蓋伊和聖托馬斯醫院 (Guy’s and St Thomas’s)、國王學院醫院 (King’s College Hospital)、東肯特醫院大學 (East Kent Hospital University) 以及倫敦大學學院醫院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Hospitals NHS Foundation Trusts)。 國王學院醫院 (King’s College Hospital NHS) 神經學暨資料科學教授 James Teo 表示:「將臨床 AI 工具部署到醫療基礎設施,是 AI 整合醫療照護服務讓人感到非常興奮的一大步。這些平台為臨床醫生提供一個可擴展的方式,協助部署醫療照護 AI 工具並支援決策,提升患者照護的速度與精準度。在強大、安全與開放的基礎上,這是一個數位轉型之旅的起點。」 MONAI 自 2019 年推出至今,大幅降低了從研發到臨床醫療工作流程的複雜性。開發人員使用 MONAI 便能輕鬆開發及部署 AI 應用程式,從而形成一個可用於臨床整合的模型,亦能更加輕鬆地解釋醫學檢查內容,對於患者的病況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MONAI 能提供醫學影像深度學習基礎設施與優化的工作流程。截至目前為止,MONAI 的下載數已經超過 65 萬次,英國頂尖的醫療衛生機構蓋伊和聖托馬斯醫院及國王學院醫院,皆透過 MONAI 發揮醫學影像資料的力量與潛力,進而簡化 AI 模型建構的過程。 人工智慧中心 AI 轉型負責人 Haris Shuaib 表示:「在醫療照護的生態系中,研究人員、醫療院所與新創公司逐漸了解,在工作中整合簡化的 AI 工作流程所能發揮的強大力量。開源的 MONAI 生態系正對數百種 AI 演算法進行標準化,以達到最大的互通性與影響力。而且只需要數週便能完成部署,不用再花費三到六個月的時間。」 由 NVIDIA 和倫敦國王學院醫學成像與 AI 中心 (AI Centre for Value Based Healthcare) 合作打造的 AIDE 為臨床醫生帶來強大的 AI 能力。這個解決方案除了讓臨床醫生能夠更深入掌握患者的病況外,也使得醫療資料更容易取得並且互通,進而提供病患更好的照護服務。倫敦國王學院醫學成像與 AI 中心是由倫敦國王學院 (King’s College London) 與蓋伊和聖托馬斯醫院 (Guy’s and St Thomas’ NHS Foundation Trust) 率領的大學、醫院以及產業合作夥伴組成。 人工智慧中心已經開發出多個演算法以改善新冠肺炎 (COVID-19)、乳癌、腦瘤、中風檢測和失智症風險的診斷。AIDE 將核准的 AI 演算法,以無縫且安全的方式與病患的醫療紀錄連結,而這些資料永遠都會留在醫院中。 在分析完臨床的資料後,分析結果會被傳送至電子病歷做為臨床決策的依據。這為臨床多學科團隊在討論病患案例時提供另一個有價值的資料。AIDE 預期能加快這個流程,以造福更多的病患。 人工智慧中心副主任 Sebastien Ourselin 教授表示:「人工智慧中心對於將 AI 整合至國家級醫療有著卓越的貢獻。在臨床中得以安全使用機器人 AI 創新的過程中,部署 MONAI 可謂立下關鍵的里程碑。而這一切唯有透過與學界,以及像 NVIDIA 這樣的業界領導者之間的強大合作關係才得以實現。」 AIDE 的開源程式碼將於 12 月 7 日在 GitHub 上發佈。
-
臨床病歷免動手! 華碩與新竹臺大分院共創AI醫療語音紀錄
華碩繼去年與新竹臺大分院簽署合作備忘錄後,今天宣布將醫療語音進一步導入醫師門診、臨床護理、身體診察等場域,透過華碩研發的AI醫療語音模型、醫療語意分析,讓醫護人員與病人在自然互動中,同時完成結構化病歷,藉此簡化3成打字及紙本紀錄等行政負擔。 華碩營運長謝明傑表示:「華碩從2018年數位轉型以來,佈局智慧醫療領域,長期投入語音辨識、機器人等前瞻技術之研發,結合醫療與科技產業的跨領域優勢,提供最佳的醫療解決方案。未來在健康醫療領域,仍將持續努力發展,期與醫護團隊共創智慧醫療新典範。」 新竹臺大分院余忠仁院長表示: 「醫護人員在診療或照護病人的過程中,記錄病歷常佔用醫護人員很多時間。為了讓醫護人員能更有效率更精準地完成病歷或照護紀錄,我們與華碩合作,啟動AI語音辨識系統,藉由語音建立說寫合一的工作模式,醫護人員以自然的口語與病人交談,系統即將口述內容同步轉為文字,醫護可以將文句帶入病歷,即時記錄,簡化醫療流程,共同開創語音病歷新紀元。」 新竹臺大分院智慧醫療創新中心負責人譚慶鼎副院長表示: 「過往醫師診察需隨手記錄病人狀態以避免遺忘,而醫師執行觸診當下又無法記錄,事後又需回想或與護理同仁再三確認,非常不便與耗時。護理人員照護病人時亦同,需手寫筆記記錄病人傷口狀況,返回護理站再繕打成電子紀錄,造成極大工作負擔。啟用AI語音辨識系統後,在跟病人問診、治療、說明或衛教的當下,即同步完成病歷或照護紀錄。對於忙著看診和治療的醫護人員而言,語音即時記錄不中斷,醫護人員也可以有更多時間與病人互動,增進良好醫病關係。」 醫療語音在歐美等地已有成熟應用,針對臺灣醫護人員中英夾雜的使用習慣,華碩提供不同口音、專有名詞的客製化語音服務,結合新竹臺大分院的病歷紀錄知識,小規模快速開發及試用,最終在門診、臨床傷口照護、住院病人身體診察等場景導入,未來雙方將持續深度合作並拓展相關應用,提升醫療體系的行政效率與照護品質。
-
NVIDIA 攜手微軟打造大規模雲端人工智慧電腦
上萬顆 NVIDIA GPU、NVIDIA Quantum-2 InfiniBand 及 NVIDIA 的完整,AI 軟體堆疊即將登陸 Azure;NVIDIA、微軟與全球企業將利用此平台,以快速且符合成本效益的方式開發與部署人工智慧 NVIDIA (輝達) 今天宣布與微軟展開多年的合作計畫,共同打造全球最強大的人工智慧 (AI) 超級電腦之一,結合 Microsoft Azure 的先進超級運算基礎設施,以及 NVIDIA 的 GPU、網路技術和完整的 AI 軟體堆疊支援這台 AI 超級電腦,協助企業訓練、部署和擴展 AI,其中包括最先進的大型模型。 Azure 的雲端 AI 超級電腦包括功能強大且具擴充性的 ND 系列及 NC 系列虛擬機器,這些虛擬機器經過最佳化調整,適用於執行 AI 分散式訓練和推論作業。Azure 是第一個整合 NVIDIA 先進 AI 堆疊的公有雲,在其平台上加入上萬個 NVIDIA A100 和 H100 GPU、NVIDIA Quantum-2 400Gb/s InfiniBand 網路技術與 NVIDIA AI Enterprise 軟體套件。 NVIDIA 將在本次的合作中運用 Azure 具擴充性的虛擬機器執行個體,推動研究並進一步加快推動生成式 AI (generative AI) 的進展。生成式 AI 是迅速崛起的 AI 領域,其中像是 Megatron Turing NLG 530B 這樣的基礎模型,是無監督、自我學習演算法的基礎,用於創造新的文字、程式碼、數位影像、影片或音訊。 雙方亦合作將微軟的 DeepSpeed 深度學習最佳化軟體調整到最佳狀態。NVIDIA 專為 Azure 進行最佳化調整的全堆疊AI 工作流程和軟體開發套件,將提供 Azure 的企業客戶使用。 NVIDIA 企業運算部門副總裁 Manuvir Das 表示:「AI 技術的進步加上產業採用的腳步不斷加快。基礎模型的突破性發展促進研究潮、培育出更多新創公司,並開發出新的企業應用。我們與微軟的合作將為研究人員及企業提供最先進的 AI 基礎設施和軟體,善加利用 AI 蘊含的顛覆性力量。」 微軟雲端運算與人工智慧事業群執行副總裁 Scott Guthrie 表示:「AI 將推動企業與工業運算的下一波自動化,讓企業在因應動盪的經濟局勢時能事半功倍。微軟攜手 NVIDIA 將打造出世界上最具擴充性的超級電腦平台,將為使用 Microsoft Azure 平台的所有企業提供最先進的 AI 功能。」 Microsoft Azure 上針對 AI 進行最佳化調整的虛擬機器執行個體建構於 NVIDIA 最先進的資料中心 GPU,是第一個採用 NVIDIA Quantum-2 400Gb/s InfiniBand 網路技術的公有雲執行個體。客戶可以在單一叢集中部署數千個 GPU,訓練最龐大的大型語言模型、大規模建立最複雜的推薦系統,以及大規模運用生成式 AI。 Azure 平台上的執行個體目前採用 NVIDIA Quantum 200Gb/s InfiniBand 網路技術和 NVIDIA A100 GPU,而這些執行個體日後將整合 NVIDIA Quantum-2 400Gb/s InfiniBand 網路技術及 NVIDIA H100 GPU。這些針對 AI 進行最佳化調整的產品,搭配 Azure 先進的雲端運算基礎設施、網路和儲存技術,將能為任何規模的 AI 訓練和深度學習推論作業負載,視尖峰使用情況調整效能。 此外,Azure 平台亦將支援眾多 AI 應用程式和服務,包括微軟的 DeepSpeed 及 NVIDIA AI Enterprise 軟體套件。 微軟的 DeepSpeed 將利用 NVIDIA H100 Transformer 引擎加快執行採用 Transformer 模型的速度,用於大型語言模型、生成式 AI 和電腦程式碼編寫等廣泛應用。這項技術將 8 位元浮點精度功能用於 DeepSpeed,以大幅加快採用 Transformer 模型的 AI 運算速度,其傳輸量是 16 位元運算的兩倍。 廣受全球採用的 NVIDIA AI 平台軟體 NVIDIA AI Enterprise,已在配備 NVIDIA A100 GPU 的 Microsoft Azure 執行個體上獲得認證和支援。在日後推出的軟體版本中亦將加入 NVIDIA H100 GPU 支援的 Azure 執行個體。 NVIDIA AI Enterprise 包含用於語音 AI 的 NVIDIA Riva 及 NVIDIA Morpheus 網路安全應用框架,能簡化 AI 工作流程中,從資料處理、AI 模型訓練、模擬及大規模部署等各個步驟。 敬請瀏覽我們的合作夥伴頁面,進一步瞭解 NVIDIA 用在 Azure 平台上的 AI 技術。
-
技嘉科技鎖定HPC、AI及雲服務,打造全新AMD EPYC 9004系列處理器主機板和伺服器!
高性能伺服器與工作站領導品牌技嘉科技於今日宣布推出全新支援 AMD EPYC™ 9004 系列處理器主機板和伺服器,搶先上市的產品線主打高效能運算,佈署一系列從GPU偕同運算至高密度、邊緣運算等產品以滿足企業用戶需求。新推出的處理器基於x86平台,擁有全新架構設計與處理器插槽,專為資料中心應用而打造。技嘉科技與AMD緊密合作,掌握關鍵技術,領先打造23款支援AMD Zen 4架構主機板和伺服器,配置單插槽和雙插槽的硬體選擇,提供無論是大數據或數位轉型等應用。透過與AMD長期的密切合作,技嘉能在第一時間提供完整的Zen 4產品支援,為強勁的市場需求做準備。 AMD EPYC 9004 系列處理器全新第四代 AMD EPYC 處理器具有高達96顆核心數,搭配最新的PCIe及記憶體規格帶來令人驚豔的吞吐量表現,AMD推測 EPYC 9004 系列處理器將成為全球最快速的伺服器處理器。新架構採用5奈米製程技術達到效能革新,適用於SP5插槽。透過高效能和內建的安全功能,實現快速的數據分析,鎖定工業電腦、人工智慧、雲服務、大數據和企業IT設備佈署,協助用戶完成高效能運算硬體升級。 領先的核心表現、運算吞吐量和進階的安全功能 關鍵的新世代技術和效能提升: 5奈米製程技術 高達96核心數與192執行緒 最大超頻時脈最高可達4.4GHz 總計最高384MB L3快取 支援12組DDR5-4800記憶體通道 支援工業標準架構插槽(ISA): BFLOAT16、AVX-512 和 VNNI 雙插槽共支援160組PCIe Gen 5傳輸通道 支援64條CXCL 1.1+可拆的分輸入/輸出訊號 採用4條第三代AMD Infinity Fabric™技術,高速互連提升達32Gbps 伺服器主機板 – 提供單插槽和雙插槽選擇,支援第四代NVMe硬碟槽以及PCIe 4.0/5.0傳輸條件。 機架式伺服器 – 提供包含運算、記憶體、儲存等可擴充的1U和2U機型選擇。 偕同運算伺服器 – 專為工業級GPU運算設計的2U或4U機架,透過更好的散熱和機構設計能同步處理高效能運算、人工智慧和其他工作負載。 高效能運算伺服器 – 在2U高密度機架下配置4個熱抽拔硬碟槽並支援高效能處理器,適用於高效能運算、超融合基礎架構和邊緣運算。 邊緣運算伺服器 – 精簡輕薄的1U和2U短機身伺服器, I/O模組設計於前方或後側機身方便資料存取以改善延遲機率。 技嘉科技全力支援新一代強大的 AMD EPYC 處理器,全新的伺服器主機板皆支援從16到96核第四代 AMD EPYC 處理器。所有E-ATX規格主機板MZ33-AR0和MZ73-LM0及MZ73-LM1中都有24個DIMM插槽,比E-ATX規格高5毫米。由於採用PCIe 4.0的運算卡仍為主流選擇,而PCIe Gen5的運算卡尚未普及化,因此技嘉建立了兩種MZ73配置,例如LM0有四組PCIe 5.0 x16擴充槽,而 LM1則以PCIe 4.0 x16為主。 相較於傳統機架式伺服器,技嘉提供除了擴充槽數量之外,高彈性的儲存選擇。全新的1U和2U伺服器支援2.5/ 3.5吋硬碟槽,技嘉伺服器提供不同的儲存規格和數量硬碟槽提供用戶彈性的選擇。值得注意的是,R263-Z33 和R283-Z93伺服器可以支援兩個雙插槽的運算卡。 人工智慧模型訓練和高度運算工作負載使得GPU偕同運算伺服器應運而生,技嘉偕同運算伺服器因其高密度、高效能的運算表現而大放異彩。2U空間配置的G293-Z41支援 AMD EPYC 雙插槽處理器,設計8組運算卡插槽(PCIe 4.0 x16或PCIe 5.0 x8)且使用白金等級電源供應器,以達到最高效能表現。 適用於高效能運算和超融合基礎架構的多節點伺服器具有強大處理器運算能力和高彈性的儲存選擇。 H273-Z80在前方建置高達24個2.5吋硬碟槽,同時內部設計8個處理器插槽全力支援高達240瓦熱設計功耗 (TDP)的 AMD EPYC 9004 處理器。另一方面,H273-Z83則是透過移除部分硬碟槽托架和一組兩個半高運算插槽作為散熱通道以確保能支援8個熱設計功號達400瓦的處理器。技嘉提供完整的伺服器產品以利用戶選擇理想的解決方案完成佈署。 邊緣運算伺服器相較於深度為700-800毫米的傳統伺服器,採用短機身的設計,非常適合佈署於客戶終端設備遠離資料中心以減少資料延遲。E283-Z90是第一款支援雙插槽處理器的邊緣運算伺服器,而E263-Z30和E163-Z30仍提供單插槽需求的用戶做選擇,其中E263-Z30具備支援兩個GPU插槽,而E163-Z30在更密集的1U機身則配置全高半長PCIe Gen5插槽。 「下一代處理器更快的吞吐量和密集型運算工作負載,包括整數運算效能,讓我們的內部設計團隊有機會持續琢磨和改進以提出靈活的解決方案。」技嘉副總裁陳長祥表示。 「我們非常有信心,首發完備的 AMD EPYC 產品陣容將滿足大多數(或是我們所有)的客戶需求,我們可以拿出從一開始就淬鍊好、他們想要的東西。」 AMD EPYC 產品運籌中心副總裁 Ram Peddibhotla 表示:「我們設計了第四代AMD EPYC處理器,為我們的客戶提供他們所說的真正需要的東西,例如高效能、理想的節能和低企業總體成本。在設計上融入了現代安全功能,第四代 AMD EPYC 處理器不僅優化資料中心達到領先的效能目標,同時也幫助企業IT系統管理員實現環境永續,是企業用戶的最佳選擇。」 在伺服器管理方面,透過技嘉伺服器管理平台(GIGABYTE Management Console, GMC)能讓用戶藉由遠端控制晶片(BMC)來進行個別的伺服器狀態監控、BIOS和韌體更新;此外,技嘉也提供可免費下載的叢集伺服器管理軟體 (GIGABYTE Server Management, GSM)讓用戶進行多台伺服器的管理與狀態監控。 →更多的【PCDIY! Server Workstation 伺服器 工作站 / HEDT 高階桌機 主機板 / WS 工作站 主機板】: →更多的【PCDIY! CPU / 中央處理器】: →更多的【PCDIY! MainBoard 主機板 / Gaming M/B 電競主機板 / Creator M/B 創作者主機板 / HEDT 高階桌機 主機板】: →更多的【PCDIY! DRAM / 記憶體 / 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 / 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NAS / 網路儲存裝置】: →更多的【PCDIY! Enterprise 企業級 商用 - 路由器 / 無線路由器 / AP / 交換器 / IIoT / 防火牆】:
-
採用 NVIDIA DRIVE 平台開發的全新 Volvo EX90 SUV 休旅車,預示著該瑞典汽車製造商走入人工智慧時代
純電驅動的新款 Volvo EX90 SUV 是 Volvo Cars 第一台,採用高效能 DRIVE Orin 運算平台開發的車款 這是行車安全的全新時代。Volvo Cars 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發表最新 Volvo EX90 SUV 休旅車款,象徵著 Volvo Cars 展開打造電動車、高科技與行車安全的嶄新時代。在集中式 NVIDIA DRIVE Orin 平台的支援下,這個旗艦級的全新車款經過重新設計後脫胎換骨,採用全新動力系統、新的產品定位及軟體定義的人工智慧 (AI) 運算技術。 Volvo EX90 SUV 休旅車款的車身線條遵循 Volvo Cars「形隨機能」的設計原則,外型十分搶眼。而在車身底下滿載著各式頂尖技術,包括在電動化、連網、核心運算、安全性及資訊娛樂的最新功能。Volvo EX90 SUV 是 Volvo 第一個在硬體上提供無監督自動駕駛的車款。將這些功能匯集整合打造出這款 SUV,鞏固 Volvo Cars 在新一代軟體定義車輛中的地位。 Volvo Cars 執行長 Jim Rowan 表示:「我們運用高科技來重新構想整台車。Volvo EX90 是我們打造出有史以來最安全的車款。」 Volvo EX90 車款的外型非常好看,又有聰明的行車大腦輔助。Volvo Cars 的專屬軟體在 NVIDIA DRIVE Orin 平台上運行,以操控車內的大部分核心功能,包括行車安全、資訊娛樂和電池管理。這個智慧架構的設計原則是替車內的每一名乘客提供高度的需求回應速度,以及愉快的使用體驗。 DRIVE Orin 系統單晶片每秒可進行 254 兆次運算,為軟體定義的架構提供充足的運算空間。DRIVE Orin 系統單晶片能夠處理大量應用程式和深度神經網路的運算需求,以達到 ISO 26262 ASIL-D 等系統安全標準要求的行車安全性。 Volvo EX90 不只是 Volvo Cars 推出的最新車款,也是一台安裝在車輪上高度先進的電腦,隨著 Volvo Cars 陸續加入更多軟體功能,這輛車還會變得更加強大。 Volvo EX90 車款只是 Volvo Cars 未來打造軟體定義計畫的開端。這家汽車製造商計畫在 2025 年前每年都推出一款新的電動車,最終目標是在 2030 年前擁有純電驅動、軟體定義的車輛產品線。
-
英特爾推出Max系列產品,為HPC和AI帶來突破性的記憶體頻寬和效能
於美國達拉斯舉行的Supercomputing 2022(SC22)前夕,英特爾推出Intel Max系列產品,包含兩款用於高效能運算(HPC)和人工智慧(AI)的尖端產品:Intel® Xeon® CPU Max系列(代號Sapphire Rapids HBM)以及Intel® Data Center GPU Max系列(代號Ponte Vecchio)。新產品為阿貢國家實驗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即將推出的Aurora超級電腦注入動力,並公開其部署的最新情況。 Xeon Max CPU是首款也是唯一一款具備高頻寬記憶體的x86處理器,不需要修改程式碼,即可加速許多的HPC工作負載。Max系列GPU是英特爾密度最高的處理器,將超過千億個電晶體以47個晶片塊的方式整合至單一封裝,具備高達128GB高頻寬記憶體。oneAPI開放式軟體生態系為這兩款處理器系列提供一個單一的程式設計環境。英特爾於2023年推出的oneAPI和AI工具,將能夠釋放Intel Max系列產品的先進功能。 「為確保每個HPC工作負載都能夠被完美執行,我們需要能夠最大幅度提升頻寬、運算能力、開發者生產力,並發揮最大影響力的解決方案。Intel Max系列產品為更廣泛的市場帶來高頻寬記憶體以及oneAPI,讓CPU和GPU之間共享程式碼變得容易,並更快速地解決全球最為重大的挑戰。」 - Jeff McVeigh,英特爾企業副總裁暨超級運算事業部總經理 高效能運算(HPC)代表著科技先鋒,大量採用最為先進的創新技術,從降低氣候變化的衝擊再到治療全球最為致命的疾病,解決科學和社會的最重大挑戰。 Max系列產品透過可擴展、相互平衡的CPU和GPU滿足此一社群的需求,其融合了突破性的記憶體頻寬,並由開放、基於標準、跨架構程式設計框架的oneAPI聯合在一起。研究人員和企業將利用Max系列產品更快、更永續地解決問題。 Max系列產品預計將於2023年1月推出。為履行對客戶的承諾,英特爾正在出貨配備Max系列GPU的刀鋒式伺服器給阿貢國家實驗室,為Aurora超級電腦注入動力,並向洛色拉莫士國家實驗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京都大學(Kyoto University)和其它超級運算站點提供Xeon Max CPU。 Xeon Max CPU在350瓦的範圍之中,提供多達56個由4片晶片塊所構成的效能核心,並使用英特爾的嵌入式多晶片互連橋接(EMIB)相互連接。Xeon Max CPU包含64GB高頻寬封裝內記憶體,以及PCI Express 5.0和CXL 1.1 I/O。Xeon Max CPU將為每個核心提供超過1GB的高頻寬記憶體(HBM)容量,足以應付絕大多數常見的HPC工作負載。與競爭對手相比,Max系列CPU在實際HPC工作負載可提升高達4.8倍的效能1。 · 在相同的HPCG效能下,比AMD Milan-X叢集降低68%功耗。 · AMX延伸指令集提升AI效能,在使用INT32累積(accumulation)運算的INT8工作中,相較AVX-512提供8倍的峰值吞吐量2。 · 提供不同HBM和DDR記憶體組態運作的彈性。 · 工作負載測試: o 氣候建模:僅使用HBM執行MPAS-A時,比AMD Milan-X快2.4倍。 o 分子動力學:在DeePMD方面,相較使用DDR記憶體的競品,效能提升2.8倍。 Max系列GPU提供多達128個Xe-HPC核心,這是目標針對最嚴苛運算工作負載的新基礎架構。此外,Max系列GPU還具備以下特色: · 業界最多的408MB L2快取以及64MB L1快取,提升吞吐量和效能。 · 唯一具備原生光線追蹤加速功能的HPC∕AI GPU,專為加速科學視覺化和動畫製作而設計。 · 工作負載測試: o 金融:Riskfuel選擇權定價方面,相較NVIDIA A100的效能提升2.4倍。 o 物理:NekRS虛擬反應爐模擬方面,相較A100提升1.5倍。 Max系列GPU將提供多種外型尺寸,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 · Max系列1100 GPU:一款300瓦的雙槽PCIe卡,具備56個Xe核心和48GB HBM2e記憶體,亦可透過Intel Xe Link橋接器連接多張卡。 · Max系列1350 GPU:一款450瓦的OAM模組,具備112個Xe核心和96GB HBM。 · Max系列1550 GPU:英特爾最高效能的600瓦OAM模組,具備128個Xe核心和128GB HBM。 除了單卡和模組之外,英特爾將提供具備4個GPU OAM載板和Intel Xe Link的Intel Data Center GPU Max系列子系統,實現子系統內高效能多GPU通訊。 目前正在阿貢國家實驗室建造的Aurora超級電腦,預計將於2023年成為第一台雙精度峰值運算效能超過2 exaFLOPS的超級電腦3。Aurora也將是首款展示Max系列GPU和CPU於單一系統當中相互搭配,以打造強大的超級電腦,其具備超過10,000台刀鋒式伺服器,每台刀鋒式伺服器包含6個Max系列GPU和2個Xeon Max CPU。 SC22前夕,阿貢和英特爾揭曉Sunspot,為具備128台量產型刀鋒式伺服器的Aurora測試開發系統。來自Aurora先期科學計畫的研究人員,將於2022年底開始使用該系統。 Max系列產品將為其它數個對國家安全和基礎研究十分重要的HPC系統注入動力,包含洛色拉莫士國家實驗室的Crossroads,勞倫斯利物浦國家實驗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和桑迪亞國家實驗室(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y)的CTS-2系统,以及京都大學的Camphor3。 在Supercomputing 2022上,英特爾及其客戶將展示來自12家OEM,即將推出超過40個使用Max系列產品的系統設計。與會者能夠從AI和HPC應用的角度,探索Max系列產品所展示出的效能與功能,並在英特爾攤位2428號聆聽來自英特爾架構師、客戶以及終端使用者對於英特爾平台解決方案的分享。更多有關英特爾SC22活動資訊。 代號為Rialto Bridge的Intel Data Center Max系列GPU,是下一代Max系列GPU,預計將於2024年推出,不僅效能更提升,亦提供無縫升級。英特爾正緊接計畫推出下個主要架構更新,開啟HPC的未來。即將推出代號為Falcon Shores的XPU,將結合Xe和x86核心至單一封裝。這項突破性的新架構還將靈活地整合來自英特爾與客戶的新IP,並採用英特爾IDM 2.0模式進行製造。
-
台智雲獲台哥大、兆豐、永豐1.3億投資 共創AIHPC生態圈
台灣智慧雲端(簡稱台智雲)打造AIHPC雲端服務,自2021年成立至今服務超過200家新創團隊與客戶,以一站式服務協助產業數位轉型。繼2022年3月華碩電腦以5.4億元注資後,台灣大哥大、兆豐商銀和永豐證創接續投資共1.3億元,成為高科技業、電信資通、金融證券三強鼎立的多元股東結構,讓台智雲具備更多元的資源和觀點,持續以「造平台、聚夥伴、建生態」的模式,打造最完善的AIHPC生態圈。 台智雲暨華碩雲端總經理吳漢章表示:「台智雲扎根台灣高效算力,做為在地原生的公有雲營運商,台智雲匯集了IT、電信以及金融三大領域股東的黃金陣容,支持台智雲AI、5G、區塊鏈等平台推動之加乘綜效,加速產業安全上雲、數位韌性及AI新創應用發展,打造台灣獨有AIHPC生態圈。」 台灣大哥大作為國內科技電信龍頭,和台智雲維繫緊密的夥伴關係,在AI和5G的技術和服務上合作無間,共同推廣AIHPC超級電腦雲端服務、5G AI雲網合一解決方案與共創實驗室,引領台灣企業擁抱便利、快速、高效能的數位服務。 兆豐商銀、永豐證創洞察台智雲在產業數位轉型的關鍵定位與技術,結合金融證券龐大的資源,具備打造金融新創最佳條件,壯大AIHPC生態圈;新創夥伴在台智雲多元完整的服務平台上,更能專注技術及應用開發,進而快速成長。 台智雲將推出區塊鏈和數位韌性服務,包含區塊鏈服務平台(TWCC BaaS Platform)和資料信任服務(T-Proof Notary Service),為Web 3、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質化代幣)、元宇宙等應用領域提供安全合規、低成本、高效率和簡易便捷的技術服務;另針對數位韌性推出的全方位多層次防護 6 大解決方案,包含從端點備份、核心系統備份到虛擬及容器環境備份,以及檔案與基礎儲存服務,透過國家級高安全性的基礎建設,為各機構打造縱深防禦資安戰略,提高永續營運能力。
-
NetApp推出BlueXP:迎向進化雲的統一資料體驗,NetApp BlueXP以最先進的AIOps(人工智慧IT輔助)技術,具備成本效能最佳化、安全性及彈性消費模式,簡化混合式多雲的資料儲存方式
以雲端為主導、以資料為中心的跨國軟體企業NetApp® (NASDAQ: NTAP) 於今日宣布推出NetApp BlueXP,一個橫跨地端與雲端環境的統一控制平台,提供簡易使用的混合式多雲資料儲存與服務體驗。 即使是在現今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中,大多數的企業組織為加速數位化轉型與推動成長,仍在嘗試轉移至混合式多雲環境。但是,在管理這些不同數位環境時,企業面臨的艱鉅挑戰與低效率阻礙了創新的發展。NetApp正帶領業界透過全新BlueXP進行「雲端進化」,於地端及公有雲間進行關鍵性服務運作的精簡化與自動化,協助企業推動商業影響及改善客戶體驗。 NetApp BlueXP讓使用者能管理更廣泛的混合式多雲資料資產,包括位於地端的統一資料儲存及公有雲提供者的第一方原生儲存。BlueXP提供由AIOps推動之簡易且強大的使用體驗,整合廣泛的資料服務功能,以部署、自動化、管理、保護、治理與最佳化企業資料、基礎設施以及支持它們的業務流程,同時具備現代雲端環境中不可缺的彈性消費選項。 IDC雲端資料管理研究總監Archana Venkatraman表示:「現今的雲端環境十分複雜。企業組織正在尋求更好的雲端體驗 – 於整個混合式多雲環境中更加簡單化、精簡化、可受控管及針對效能與成本進行最佳化;而『進化的雲端』則是雲端管理中最紮實、AI驅動與實用的方法之一,讓企業組織能迅速的受益於轉往雲端的服務營運、財務管理及創新。」 「隨著BlueXP的推出,NetApp具有獨特的優勢可以通過基礎架構、應用程式和資料這些真正的資產,協助企業充份發揮雲端的優點。」NetApp執行長George Kurian說:「透過採用進化雲的方案,客戶可以將雲端融合到其架構和營運中,消除複雜性並提高創新速度,從而快速實現關鍵業務成果。」 NetApp BlueXP的功能包括: ●統一儲存管理:透過SaaS, BlueXP為廣泛的混合式多雲環境提供全域性的控制平台,並建立單一的可視性與管理樞點,其中包括可管理NetApp AFF、FAS、StorageGRID及E-Series 地端儲存的能力,以及在單一控制平台下管理其它大型雲端環境,如Amazon FSx for NetApp ONTAP、 Azure NetApp Files、 Google Cloud Volumes Services and Cloud Volumes ONTAP等。 ●AIOPs 驅動的運行狀況:整合AI/ML驅動的自動化可降低人力需求、資源負載與風險概況。而AI驅動的系統狀況與健康偵測,不僅可以警示基礎設施與工作負載的問題,更可以主動迴避可能出現的問題情況。BlueXP 整合了NetApp領先的 Active IQ 技術,在混合多雲中實現了永遠在線的遙測技術。 ●資安韌性:以整合的零信任模型,統一控制資料保護與安全。可透過單一的勒索軟體儀表板顯示出公司整體的勒索軟體弱點與漏洞,並以一鍵式的方式自動修復各種弱點。 ●管理總覽:可完整瀏覽所有數位資產,並監測其合規性與許可權。藉由AI/ML的能力,稽核使用者與資料層的活動,並即時偵測異常並採取預先制訂的措施。 ●無縫移動性:整合的資料移動器可讓使用者於所有大型雲端平台及資料中心之間複製、同步、分層及緩存資料,如同「拖放」一般輕鬆。整合的安全與效率確保資料於傳輸期間受到保護,並儘可能的儲存在成本較低的儲存層級上。 ●彈性消費:BlueXP讓客戶只需為他們所需要用到的功能付費,並以使用程度計費。「數位錢包 (Digital Wallet)」讓企業能依自身需求輕鬆的互換資料服務的使用授權;而業界領先的「儲存即服務 (Storage as a Service, STaaS)」NetApp Keystone也已整合至BlueXP,讓客戶能同時管理雲端儲存以及基於消費使用的資料中心儲存。 OpenText行政總裁兼技術總監Mark J. Barrenechea表示:「OpenText為大多數財富100強公司提供服務,提供企業級的雲原生解決方案和資訊管理軟體,協助他們的業務發展。我們正在投資集中化系統以降低複雜性。在協助組織遷移至雲端的過程中,我們利用NetApp的產品組合,以統一化的控制層面主動監控及管理我們的混合式多雲環境,使我們能夠以無縫體驗高效的方式將新客戶加入他們所選擇的雲端服務。」 「我們很高興能夠推出一種全新、統一的雲端體驗:簡易、安全、永續及符合成本效益。」NetApp亞太和日本區高級副總裁兼總經理Sanjay Rohatgi說:「憑藉BlueXP,我們在亞太地區的客戶與合作夥伴能夠在未來高度動態化的數位經濟中獨佔優勢,並充分發揮真正混合多雲世界的潛力。」 NetApp BlueXP是在雲端和地端管理NetApp業界領先資料管理軟體NetApp ONTAP的首選方案。今日所發布的最新ONTAP版本含有超過二十項重大創新,包含新的防竄改快照功能及整合AIOps驅動之反勒索軟體保護,使得ONTAP成為安全資料儲存的首要選項。此外,NetApp創新的多協議統一技術也進行擴充,允許NAS檔案與S3物件能同時存取相同的資料,進而提高了ONTAP作為現今AL/ML管線海量資料湖儲存庫的靈活性。
-
華碩智慧工廠 導入AI強攻工業4.0
華碩以少量多樣的製造型態,打造首座AI智慧示範工廠,結合可視化3D設備、AR智慧眼鏡、自主式移動機器人物料搬送控制系統 (AMR)、AI瑕疵檢測等先進數位技術,加速AIoT產業佈局,推出更完整的工業4.0解決方案。 華碩全球副總裁暨智慧物聯網事業群共同總經理張權德表示:「2018年施崇棠董事長以16字箴言『再造進化、真實透明、發揮眾智、創意擇優』導引轉型,此次透過智慧示範工廠,展示華碩智慧物聯網從硬體到軟硬體的整合能力,期盼強化供應鏈的韌性,以服務為導向輸出新一代智慧工廠整合方案,協助製造業加速轉型,開創新價值,力拼產業升級。」 華碩智慧工廠整合物聯網(IOT)和M2M(Machine to Machine)工業4.0解決方案,更進一步導入AI方案,提高工廠生產品質與效率,並降低成本,建立一個智慧化、數位化和永續的新世代工廠。華碩透過AR眼鏡呈現虛實整合的智慧生產流程,協助廠辦人員即時瞭解產程資訊,還可以透過遠端協作,實現培訓、維護、查修等作業。 此外,DIP爐前AI瑕疵檢測設備,針對PCB手插件進錫爐前的元件置放,進行全面性瑕疵狀況示警,預防缺件、極反、歪斜和錯件等情形,減少重工。僅需少量良品就能完成AI訓練,同時保留歷史檢測資料,以用於生產履歷追蹤,或根據客製化需求,串接生產系統。
-
Adobe Creative Cloud 新增創新的人工智慧功能,Adobe 公布投資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 (Generative AI) 的願景
Adobe (Nasdaq:ADBE) 今日宣布在 Creative Cloud 的各個應用程式中引入強大、嶄新的人工智慧功能,以大幅提高用戶的效率和創造力。此外,Adobe 宣布承諾利用 Adobe 的內容真實性計劃 (CAI) 來支援創意人士,確保使用生成式人工智慧的透明度。 Adobe 數位媒體首席技術總監 Ely Greenfield 表示:「我們使用以人為本的方針來建構人工智慧,將智慧技術注入創意人士所熟悉和喜愛的產品中,使每個人都能發揮創造力,大膽夢想,並將想法變為現實。Creative Cloud 全新的人工智慧驅動功能使任何人都可以發揮他們的創造力,將更多時間專注在創作上,更少的時間花在基本及重複性任務。」 數以百萬的 Creative Cloud 用戶現已使用由 Adobe 的人工智慧引擎 Adobe Sensei 支援的人工智慧功能來自動執行複雜和重複的任務。 Adobe Creative Cloud 應用程式中最新的人工智慧創新包括: 「照片修復功能」 (測試版),全新的 Photoshop 神經網絡濾鏡可大幅節省處理複雜任務的時間,使用機器學習技術智慧地移除舊照片上的劃痕和其他細小瑕疵。 「選取人物」,全新的Adobe Lightroom 工具可自動檢測照片中的人物,然後針對他們的面部皮膚、身體皮膚、眉毛、鞏膜、虹膜/瞳孔、嘴唇、牙齒、嘴巴和頭髮創建遮色片。 今天公布的其他 Creative Cloud 人工智慧創新包括: 選取功能的增強讓用戶能懸停、識別並仔細選取複雜如天空、前景、拍攝主體和頭髮等物件元素皆可一鍵完成,讓選取結果效果更佳、更為精確,且在邊緣位置保留更多細節。 「一鍵刪除及填充」使用內容感知填充從圖像中選取及移除物件,並填充刪除的區域。 iPad 版「移除背景功能」透過快速將主體與背景分離來節省用戶時間。只需點擊一下即可選取影像中最突出的主體,例如人、動物、車輛、玩具等,然後毫不費力地移除背景。 「遮色片選取工具」 (Masking Selection tool)功能的增強提供更多方法,讓用戶更快、更輕鬆地進行精確的選取及調整。 「選取對象」讓用戶可使用不同的方式選取對象,例如在照片的選取對象上粗略塗鴉,或用選取框框住對象,Lightroom 的人工智慧功能都會自動提升選取效果。 「最適化預設集」(Adaptive Presets) 是在照片上獨有的一鍵增強功能,可快速提升肖像的整體效果,或使用預設集的特定功能,透過一鍵或點擊屏幕使眼睛明亮、使牙齒亮白、使眉毛顏色更深等。 「內容感知移除」(Content-Aware Remove) 可提升修補效果並對影像進行更強大的編輯,例如去除狗的項圈。用戶可以輕鬆去除瑕疵和缺陷,更快地進行精確的調整,改善影像內容。 Premiere Pro「自動色彩功能」 (Auto Color) 應用智慧色彩調整並加速色彩校正工作流程,而「重新混合功能」 (Remix) 則將自動調整音樂時長以配合剪輯後的影片。 After Effects 「場景編輯檢測功能」 (Scene Edit Detection) 利用人工智慧自動偵測經剪輯影片中的場景變化,然後將場景轉換為單獨的圖層,或在編輯點創建標記以加快專案設置。 Adobe Substance 3D 人工智慧增強材質基於 Substance 3D Capture現有的 3D 材質工作流程,並採用全新的人工智慧功能,可從實時攝影鏡頭或指定圖像中捕捉材質,創建逼真的 3D 紋理並對其做智慧化地提升。 Substance 3D 的訂閱者不僅可從現實世界中構思創作意念,還可以將現實環境轉變為創作資產。 Adobe 持續在人工智慧創新方面引領世界,是為了最大程度地釋放人類的創造力而不是予以取代,並利用人工智慧不斷改良旗下的創意工具。今天發布的所有人工智慧創新功能都是基於 Adobe 問責、負責任及具透明度的人工智慧道德準則來開發的。這些創新功能展示了人工智慧道德和包容性由始至終都是 Adobe 新功能的核心,並貫串開發和測試的每個階段。 基於提高網上信任度與透明度的承諾,Adobe今天公布其開發的生成式人工智慧產品將以創作者為中心,將內容真實性計劃 (CAI) 技術整合至工具中,以提升創意人員證明作品歸屬的能力,並投資於研究,令創意人士對他們的風格和作品有更好的控制權。 內容真實性計劃是 Adobe 領導的一項計劃,與超過 800 個合作夥伴共同提升網路上的信任度。內容真實性計劃解決方案專注使用溯源技術來證明作品歸屬,透過提供有關數位內容的來源和編輯歷史以提升透明度。
最多人點閱
- 「Intel Core Ultra 200S」CPU強勢來襲,史上最強「Intel第15代 研發代號 Arrow Lake」桌上型電腦處理器「台積電 TSMC 神隊友代工」LGA1851腳位「Core Ultra 5 245K/KF、Core Ultra 7 265K/KF、Core Ultra 9 285K處理器 與 Z890主機板」聯袂登場!
- AMD Ryzen 7 8700G實測開箱,Radeon 780M Graphics內顯與Ryzen AI火力加持「次世代1080p 遊戲 處理器」強勢來襲!
- Supermicro SUPERO X13SWA-TF實測開箱,史上最強「8+3+1+1共13相供電」Intel W790「AI加速 四組PCIe 5.0 x16雙插槽顯示卡擴充」 HEDT高階桌機工作站主機板!
- GIGABYTE Server MW83-RP0實測開箱,史上最強「8+3+1+1共13相供電」實戰Intel Xeon w9-3495x為終極效能而生「AI加速 四組PCIe 5.0 x16雙插槽顯示卡擴充」HEDT工作站主機板!
- Intel Xeon W-2400與W-3400處理器完全解密!研發代號Sapphire Rapids-WS與W790晶片組主機板 HEDT高階桌機工作站 LGA4677腳位 強大運算核心 正式登場,史上最強大24核心48執行緒Xeon w7-2495X 56核心112執行緒Xeon w9-3495X強勢來襲!
- AMD Ryzen Threadripper 7000 & Threadripper 7000 PRO處理器完全解密!史上最強HEDT TRX50高階桌機、Workstation WRX90工作站平台 提供最高64核心128執行緒7980X 96核心192執行緒7995WX 具備DDR5 R-DIMM、PCIe 5.0 x16與PCIe Gen 5 SSD超強戰鬥力!
- ASUS Pro WS W790-ACE實測開箱,史上最強「12+1+1共14相供電」Intel Xeon w9-3495X處理器最佳拍檔「AI加速 三組PCIe 5.0 x16雙插槽顯示卡擴充」HEDT工作站主機板!
- Intel Xeon w9-3495X實測開箱,史上最強56核心112執行緒 採用LGA4677腳位 對應W790主機板 次世代 HEDT高階桌機 工作站 處理器重裝上陣!
- 威剛ADATA DDR5-4800 256GB R-DIMM套裝(32GB x8)實測開箱,Intel W790伺服器級工作站主機板「八記憶體通道」PC DIY火力全開評測!
- 微星MPG B650 EDGE WIFI實測開箱,AMD B650玩家級主機板優質精品 feat. AMD Ryzen 5 8600G/ 7 8700G
- 金士頓Kingston FURY Renegade Pro DDR5-6000 128GB OC R-DIMM套裝(16GB x8)實測開箱,Intel W790伺服器級工作站主機板「八記憶體通道」PC DIY極速效能評測!
- AMD Ryzen Threadripper 7980X實測開箱,史上最強64核心128執行緒 採用sTR5腳位 對應TRX50、WRX90主機板 次世代 HEDT高階桌機處理器強勢登場!